胡適的《容忍與自由》一文及其思想,既有胡適個人思想演進的清晰脈絡,更有胡適自己對于國民黨在大陸的徹底失敗以及敗退到臺灣之后依然未能徹底改變、特別是繼續(xù)沿襲專制威權體制、不容異見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失望和郁悶。而胡適所謂的文章難寫,其實應該不是就思想本身而言,而是一個現(xiàn)實表述的問題,是一個表述策略、一個傳播學意義上的問題:如何將自己有關自由與容忍的思想,在一個尚不開放自由的社會文化輿論環(huán)境中傳播出來,并達到傳播者所期待的目的。這才應該是真正困擾胡適并讓他頗費心思的問題所在?! 『m甚至認為“容忍”既為一種自由的精神,同時又是一種民主的精神,或者說它就是自由之根本。容忍既是自由存在可能的前提,也是自由最后所成就或者所歸屬的社會秩序形態(tài)和個人思想行為的重要準則。換言之,一個健康的社會,只有容忍不同的思想存在,容忍有不同的聲音,才能使人人都有思想的自由。在這兩篇文獻中,胡適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反對不容忍、主張容忍異己、容忍反對黨的主張?! ≡诤m看來,如果一個社會缺少容忍精神,不能容忍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聲音,那么這個社會必定會產(chǎn)生唯我主義,而走向極權專制?! 『m不僅認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甚至還認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喝茶的經(jīng)典詩詞?
下一篇:小倉山文集的作者袁玫的生平事跡